《世界桥梁》
情深义重论你和我读万方的非虚构作品你和我
《你和我》发表于《收获》2019年第4期,是作家万方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回忆自己父母的生活。父亲曹禺是著名剧作家,母亲邓译生出身名门。作品文字激荡起伏,意味悠长,情深义重,读之,会使读者心灵产生强烈共鸣,更有一番净化和升华。
一、深沉激荡的感情
作品感情深沉激荡。实际上,与理智相比,人更多生活在情感之中。美学家朱光潜说:“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①这是一篇积淀、酝酿多年,全身心投入,饱含感情的作品。
1996年曹禺去世,作者陆陆续续写过一些纪念文章,“后来再有稿约我开始拒绝,直到有一天我明确对自己说:再也不写了。真实的生命是不可能重复的,每分每秒都是唯一,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正如鲁迅先生的话:“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②这一部作品便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沉淀、孕育的结果。这是最真诚、深沉、厚重的感情,直达读者心灵,如大海波澜起伏,深沉广阔。
血缘亲情是人生中最真实、深刻和强烈的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诗经·蓼莪》中感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文中回忆过去的生活,诸多悲欢离合集聚心头,百般感动。有许多开心快乐的时候,也有艰难困苦的经历和生离死别。越艰难痛苦,越令人动情,不能自已。妈妈去世,作者还年轻:“我下意识地哭了,并没有大哭,抽抽噎噎,有些懵懵懂懂。”父亲去世,“我哭了,哭得趴到他身上,叫他:爸爸,爸爸……”
作者的爸爸妈妈之间感情真挚、深厚。妈妈的妹妹,作者的“好姨”说:“你爸一见你妈就爱上了,那可真是……真是一见钟情啊!”通过他们之间的一些信件,作者展示父母爱情的真诚、炽热。在“文革”中,两人相濡以沫。曹禺被折磨得精神恍惚,他哀求妻子:“求求你,让我死吧。”妻子回答说:“你先弄死我好不好。”“妈妈的回答听上去真冷酷,但发自真心。”
作者写手足之情:作者和妹妹性格不同,天各一方,但彼此相知,相互关心慰藉,共同珍爱、守护心中的那份感情。作者写朋友之情:祖辈、父辈朋友众多,常常高朋满座,热闹快乐,相互之间经常往来,感情深厚;姥爷的朋友里面有许多学者,还有一些革命者,他为他们提供帮助。这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更显出感情的力量。
作者写了父亲曹禺对创作的热情。他离开南开大学,到自己喜欢的清华大学,“用他自己的话:一进清华就感觉呼吸到一股清新自由的空气”。他喜欢戏剧,全身心投入其中,一鸣惊人,写出传世之作《雷雨》。作者还记述了曹禺和巴金之间的交往,在他们的诸多通信中,情深意切,令人感动。
感情是宝贵的,人生活在情感之中。在作品中,作者时时情不自禁,抒发自己的感动。有时深切怀念,有时黯然泣下,有时深情呼唤,有时欣喜快慰,有时悔恨自责,有时同情悲悯,有时感恩爱戴,有时感情悄然入梦……情之所至,温暖人间,弥漫天地。
读这些文字,读者仿佛飘荡在情感的大海中,潮流奔涌,波飞浪卷,心灵不断受到激荡,被深深地感动。
二、丰富重大的意义
感情后面联系着整个世界。当认真思量文中各个人物、事件时,不禁又感受到意蕴的重大,要认真解读每一个字,理解广阔丰富、繁杂多变、惊心动魄的整个世界。因此,感情又有沉重的分量,如崇山峻岭一般,连绵起伏。
作者写自己的爸爸妈妈,论及双方的家族历史,让读者看到几代人的浮沉,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作者妈妈的父母都出身名家。外婆出生在安徽桐城方家,方子雅那一代曾是大名鼎鼎的安徽桐城派的成员。外婆的九妹方令孺和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是同事,和林徽因被称为“新月派”仅有的两位女诗人。外公邓仲纯也出身安徽名门,祖上最有名的人物是邓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外公和外婆的终生朋友是陈独秀,外公的爸爸邓绳侯是陈独秀的老师。外公和李大钊相熟,掩护过李大钊、瞿秋白,长时间照料晚年的陈独秀,最终将他安葬在江津。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些改变中国的大事都和外公外婆联系起来。
外公的弟弟邓以蛰是杰出的现代美学家、教育家,他的儿子邓稼先是新中国两弹元勋。邓以蛰有许多朋友,梁实秋、胡适、蔡元培、杨振声、闻一多、赵太侔、徐志摩、冯友兰、丁西林、朱自清……“他们都年轻,心怀大志,正在满腔热情地成就自己,后来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大人物,教育家,诗人,大学者,文化名人,一切都不简单。”妈妈邓译生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从北京到青岛后,杨振声家、方家和赵太侔家,三家住在一起。蔡元培到家里做客,杨振声指导妈妈学艺术。妈妈的生活和这些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也和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历史的风云变幻相关。
上一篇:年前后中国人的世纪情结与世界想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