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桥梁》
她在影像中,搭建五感的桥梁
原创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前言
鲁瑞琪导演是本次“中日女性影展”中非常特别的一位嘉宾。今年刚满21岁的她,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从旅日到归国)与多重的创作者身份(同时是导演、影评人与文学家)。
她的作品也是四部参展影片中最“异类”––––几乎完全摒弃叙事,甚至被另一位策展人闻豪称为“暴力蒙太奇”––––的存在。
私以为,如今许多创作者对于观众极尽讨好到近乎谄媚的程度,被长期腌渍在蜜糖之中的观众对于影像的感知与思考能力有逐渐弱化之嫌。
这造成了审美的单一与贫乏,使得富有个性的创作者被排除在外,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瑞琪导演选择只取悦自己,平视而非仰视观众。让人不禁赞叹她的勇气。
而这,也正是本影展所希求的精神。希望大家可以给这位新人多一些耐心与信任,尝试去进入并感受这别具一格的影像世界。
(文/沈念)
导演简介
>>鲁瑞琪
曾旅日学习电影,活跃在创作领域,执导了《鱼化石》与《V=(4/3)πr*3》两部短片。同时在电影评论界作为影评人与电影节记者执笔多篇影评与报道,并荣获“第二届深焦华语影评大赛”冠军。
穿行于创作与理论、日本与中国,为这位不断“越界”的年轻创作人带来许多独特与新鲜的视角与思考。
采访者
沈念(防寒对策)
京都大学电影学博士生,深焦DeepFocus日影组组长
:。
现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联合博士项目进行影像研究。现阶段研究主题为电影中的东京与人类移动性研究。
《V=(4/3)πr*3》海报
沈念
瑞琪导演好,很荣幸能邀请您来参展,也很开心能采访您。首先想问下您创作的动机/契机。
鲁瑞琪
算是被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点触发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由来地想到了一个带着玻璃球眼睛的女孩,就决定延展开做一个影像。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到一个核心的画面,关于她在洗自己的眼睛,就像老人洗自己的假牙那样。
我联想到一颗珠子没入水中,下沉。接着杯口涌出水。仿佛眼眶涌出水。安德拉德的一句诗句我很喜欢:“强光中,眼睛溺水消失。”
当初读到那句话,就感觉像是在夏日湖面的粼光中,眼睛消失在了它自己的泪水里。很巧的是,那段时间多多的一句诗句也萦绕在我的脑海,“你的眼睛接纳了整个夜晚/我的话语融化在你的口中”。
但是由于记忆的倒错,我记成了:“我的眼睛融化在你口中”……我喜欢自己的误记,就想试着把两句的感觉结合起来,做一种感觉的影像。
沈念
您的所言让我想到一种联觉,比如影片最后女主角的眼睛融化在男孩的口中,眼睛似乎感受到甜味,舌苔则有了光亮。这种联觉的营造是有意为之的吗?为什么会想要通过影像来探索这种感觉?
鲁瑞琪
是的,我有意在影像中搭建一种五感的桥梁。我想制作一种感觉逻辑大于叙事逻辑的影像。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唯一需要做的是仰泳,在感觉中浸泡。这是另一种体力活。
联觉是我在生活中不断被触发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感受,我想将它放在影像里分享给观众,或者说,我想让它影像化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联觉那么转瞬即逝吧。想依靠影像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天生是一个触摸者,而观看影像,是一种目光的触摸。声音又是一种听觉的触摸。我觉得这种触摸是激发感觉的关键点吧。
此外,某种程度上,我是一个比较“反文字”的人,我觉得可以表现出来的,没必要“说”出来,“因为如若我们需要词的想像,那我们就同时不需要被想像的词”。我对词的焦虑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想从它的桎梏中逃离出来,比方说从“椅子”中逃离出来,走向椅子,椅子这种物质本身。
《V=(4/3)πr*3》剧照
看这个作品的时候,很多剪辑都比较超现实,最直接就是让我想到一条安达鲁狗里面那种蒙太奇。想请问的是您自己怎么定义这部作品?还有就是一直想做的都是类似的作品吗?
鲁瑞琪
我倒不想用超现实来定义它?因为感觉这个定义受到了污染。我会称这部短片为感觉/情动影像吧。我之前的一部很青涩也很笨拙的短片《鱼化石》的核心也是“流动”这一感觉。哦……或者说,这是一种形移的影像。
上一篇:旅行看世界:盘点全球最美的10座桥梁,一起看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