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桥梁》
让中国医药走向世界
四川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成都GLP中心创始人 王莉 摄影 徐川 邓志宏
人物小传
王莉: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1996年获日本北陆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等奖励。2000年开始,负责建立科技部首批的“国家级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简称“GLP”)。该中心承担了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等重要科技攻关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了国家SFDA的GLP认证、国际AAALAC认证、美国NIH的OLAW认证,为中国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国际接轨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GLP建设:在白纸上画一张图 “要让我们中国自己的药能够走向全世界”
2000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苦学10年,全心研究药物临床的王莉教授回到祖国,和3个伙伴开始创业,借助在国外学习的经验和资源,完成了GLP一期工程的设计,从此走上了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当中……
“成都GLP中心的建设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岁月,它是目前全面与国际接轨的GLP中心之一。这里的设备在全球都算得上是高水准了。”在介绍成都GLP中心的实验设备时,王莉像是介绍自己的孩子一般,脸上有遮不住的骄傲与自豪。“想当初,我刚回国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没有电,没有水,而且国内在做创新药物安全性评价方面完全处于一个起步状态。2008年,我们当时手上只有100万,而我们整个大楼的工程实际上需要将近两个亿。成都高新区政府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解决了资金需求,同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发改委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才让我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当时应该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药物临床前安评中心。”
阳光总在风雨后。如今王莉所在的团队已有700人,不久的将来团队人员将会扩展到1000人,成都GLP中心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新药研发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从2019年1月开始扩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2021年4月将全面投入使用。2021年2月20日,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工作站(简称“省药监局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四川省药监局工作站的成立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新药创新成果转换的重视。有了政府的支持,还有王莉团队的不懈努力,必将加快新药研发、新药入市的进程。
据了解,即将投入使用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规模是目前成都GLP中心的三倍,而全新的天府国际生物城建成以后将会延伸到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化的平台,将拥有全球领先的信息化体系,“因为这不仅是为了国际认证,同时还是要建立一种满足国际法规、要求的整个信息化平台”,王莉说。目前,GLP中心在中国和海外的申报已经占到60%以上,所以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建设对于中国新药创制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我们要按照国际的标准衡量我们新药研发的质量和合规性,让我们中国的药能够走向全世界”。
奇迹源于点滴汇聚
王莉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中国的安评事业做准备;二是做好这项事业。分界点就在她毅然决定回国建设中国自己的安评中心。之后,她从未止步,直至如今。王莉教授的“成功配方”,是胸怀祖国的爱国、敢为人先的创新、严谨治学的求实以及集智攻关的协作。这也是中国广大科学家的“成功配方”。
新中国在成立后,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无数次令世界震惊。
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路上,中国实现了无数次“从0到1”的突破,更实现了无数次“从1到N”的进步。中国高空上的那朵蘑菇云,田间的杂交水稻,航天工程,高铁事业,这些都凝聚了一代代科学家的身影。
无数次奇迹的发生更加证明它不是偶然,而是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积累,是科学家之间汇聚的乘法效应。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尤其是去年新冠疫情以来,更能体现出创新药能力的重要性,未来,中国将继续前进。( 图文 邓玉兰 杨春梅)
来源:海外网
上一篇:负债1900多亿世界500强钢企轰然倒下,今被民企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