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桥梁》
步弓兵战胜骑兵的一次经典战例——“界桥之战
大家好,我们的小王新娱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宿刘温书斋(张乔)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的战斗力很强。他们机动性强,冲击力大,可以发挥出速度上的优势,四处驰援。不过骑兵对于步兵来说也不是无敌的存在,在古代也经常有步兵击破骑兵的战例。比如发生于东汉末年两个北伐军阀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界桥之战”。在“界桥之战”中,公孙瓒投入了规模高达一万的骑兵,却被袁绍的前锋击溃。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次“界桥之战”。
“界桥之战”的历史背景
“界桥之战”发生于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发生了比“界桥之战”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战役,就是各路军阀联合讨伐董卓。迫于义军的压力之下,董卓迁都于长安。义军看似取得了胜利,但是除了曹操、孙坚、王匡等少数人以外,其余的人对驱逐董卓、迎还汉帝的兴趣不大,他们一直打着自己的算盘,各自擭取、兼并土地和资源。
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人物,就是袁绍。袁绍本来是渤海太守,他的顶头上司是冀州牧韩馥,方方面面受韩馥的遏制。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拥有丰厚的政治资源,又是讨董义军的盟主,他是有野心的,也有将袁氏推向历史舞台中心的可能。现在韩馥压在袁绍的头上,袁绍就要摆平他。于是袁绍采取谋士逢纪的计策,诱使幽州的公孙瓒南下进攻冀州。韩馥本身也不是逐鹿天下的主,迫于公孙瓒的军事压力下,将冀州让给了袁绍。
《三国志·袁绍传》:“瓚遂引兵入冀州……馥怀不自安……乃让绍。”
另外袁绍还派部下周昂(一说周昕)、周喁来入侵讨董联军南部战场的袁术、孙坚,袁术当然不能干,双方展开了战斗。之前公孙瓒为了讨好袁术,派遣从弟公孙越到袁术那里去。公孙越也参加了对周昂的战斗,结果被射死。于是公孙瓒和袁绍就结下了梁子。
《吴录》:“袁绍遣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
《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术遣越与坚攻昂,不胜,越为流矢所中死。”
《后汉书·公孙瓒传》:“击袁绍将周昕,越为流矢所中死。”
小编不排除“界桥之战”的动机有公孙越之死的可能,但更多的可能是对地盘的争夺。在袁绍接受冀州牧之前,公孙瓒已经有向南扩张的势头,将战线压制在冀州安平。袁绍占据了冀州,那自然会成为公孙瓒的目标;袁绍为了与公孙瓒和解,又将渤海太守的位置给了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考虑到当时公孙瓒的军队正在渤海郡以南的磐河,小编认为这个时候袁绍对渤海已经失去了控制(要不然小编实在无法理解袁绍这个举动),袁绍这个时候也只是顺水推舟,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瓚所败。”
《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瓚从弟范,遣之郡”
在初平二年冬,公孙瓒在渤海东光击败了北上与黑山军汇合的青州、徐州黄巾,获得大量的辎重、俘虏、军器,另外这次大胜对士气也是一种很大的提升。在“东光之战”之后,公孙瓒向西进兵到巨鹿郡广宗,袁绍也进军广宗,双方界桥在界桥以南二十里发生战斗。这就是“界桥之战”。
《后汉书·献帝纪》:“(初平二年)十一月……黄巾转寇勃海,公孙瓒与战于东光……(初平三年)袁绍及公孙瓒战于界桥。”
“界桥之战”的过程
袁绍与公孙瓒双方的兵力和军阵
首先说说公孙瓒。公孙瓒在幽州和乌桓、鲜卑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组织起一支规模非常大的骑兵部队。其中还有一种非常风骚的兵种,叫“白马义从”。就是身骑白马,精于骑射的部队。根据《英雄记》的记载,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有超过三万的步兵方阵作为中军;左右两翼各有超过五千的骑兵;另外还有两校的“白马义从”。按照《通典》中的记载,两校就是一千六百人。这两校“白马义从”左校向右射击,右校向左射击,这样不光是便于射击,也让射出的箭矢组成一种交叉的状态,增强了攻击密度。
上一篇:你有多优秀, 世界就会回报给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