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桥梁》
个体的情感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而对于好故事,柯文思认为他作为一名“老外”,看什么都新鲜有趣,可是对于中国电影工作者,也许很多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很多东西你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但中国仍有很多很值得向世界去讲述的事情。电影的力量常常被低估。其实,电影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是软实力,但软实力仍然是实力。我不认为可以用电影改变世界,但可以通过电影改变人们的观点和偏见。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纪录片工作者要珍惜软实力,通过文字、影像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一个真正的中国,去改变中国在西方人心中的带有偏见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讲故事的方式也是评判纪录片导演水平的一个标准,柯文思说自己的原则是,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尝试用镜头和图像来表述故事,而不是通过解说、文字语言来传递故事。“故事的叙事要依赖于图像,一个镜头可以传递很多感情、可以传递更多信息。如果没有办法用图像传达故事时,再退而求其次选择文字进行表达。电影就像一砖一瓦,之中是有混凝土连接的,文字像混凝土水泥一样,视觉上的东西是主角,如何把它们剪辑在一起是需要互动和配合以及相应的主次明晰。一定要提醒自己这是一个视觉艺术,虽然语言很有力量,但是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使用文字语言,大部分时间要用图像进行诠释和描述。”
在《柴米油盐之上》中,柯文思将镜头对准那些普通人:挨家挨户劝村民走出大山的村支书、身高不足1.6米的女货车司机、年过30才开始学爬杆的杂技演员、创办了快递公司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通过奋斗书写着自己的命运,而这种内驱性的个人奋斗,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蓬勃生机。
在柯文思看来,中国是创作的天堂,不缺好故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片,表达他对中国的理解,为搭建中西方互相理解的桥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用影片记录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一面,记录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我们拍的是中国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用镜头展示中国人民的生存之道。英雄在民间,普通人的身上也有闪光点。我的任务就是用影像记录下他们闪光的时刻。”
角色选好后,找到好的故事也是重点,柯文思分享他找到好故事的秘诀就是一定要把前期调研做扎实,“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我有一个月、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就可以了,或者去一个地方找到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其实不是这么简单。”调研准备好故事后,柯文思表示一定要去与拍摄对象见面,“一定要去敲门、见到这个人,还得看他在镜头上的表现是怎样的。要想说服拍摄对象,我们要先把自己交出来,跟对方建立起真正的情感链接,赢得信任。”
柯文思认为,拍纪录片就像是谈恋爱,导演需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跟拍摄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在他看来,“选角”是拍摄纪录片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关乎一切,选对了拍摄对象,片子也就成功了一半。”
而作为外国人在中国拍片的优势,则是让柯文思获得了不一样的视角,“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看待事物的方式跟大家很不同,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从西方视角来进行解读、分析很多细节,大家视而不见的东西我可以把它们分离出来。”
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柯文思显然有一番心得,他认为纪录片能够获得国际的青睐,个体的情感是走向世界的桥梁。“总是在说中国的故事怎么走出去,实际上很多时候要去找的是人类共通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有14亿多个个体,选角的过程中,我更愿意聚焦在个体。因为个体上很容易可以讲到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最终落脚点是情感,打动过观众的作品无外乎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感动、让人深思,都是情感并不是数据,也不是枯燥的道理。”
这位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导演,近年来选择了在上海定居。因为在他看来, “如果一个人渴望看到未来,那么就应该去中国旅行。”
柯文思坦言,自己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一大问题是语言障碍,这在他看来是很大的困难,“通过沟通来建立信任”这一拍摄纪录片的关键法宝,对他而言是失效的。这种情况下,好的制片人便需要代替导演完成这一工作。柯文思称赞韩轶作为制片人给他带来很多帮助,“她和她的团队可以创作出一个情景来让我执导纪录片,因为他们可以找到这样的人物,对人物进行调研,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镜头,接受外国工作人员的面孔。”
上一篇:艺术|奥斯卡导演柯文思:个体的情感是走向世
下一篇:没有了